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报刊新闻 >> 正文

《遇见十番》,遇见的是坚守 ——评张含弓编导的非遗实境体验剧

2021-05-28 08:56:04   来源:《福建日报》2021年5月28日第11版    【字号

  十番音乐,无疑是台江乃至福州的一张名片。

  福州音乐人张含弓编导的一场非遗实境体验剧,设置在风情万种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里的采峰别墅上演。夜幕降临,演出的灯光打在厚实斑驳的墙面,照射在宅院里的绿树上,美轮美奂,戏还未上演,灯光已经秀出了艺术氛围。

  这个体验剧取名《遇见十番》,意在传播十番音乐,传承非遗。十番,源于台江的茶亭一带,清乾隆时已盛行,因以十余种乐器合奏出优美的音乐而得名。由于是民间自发,缺少记录,随着西洋乐器的冲击,十番渐趋式微,甚至濒临失传。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的责任落在了一群有情怀有担当的艺术工作者身上。如何传承发展?用什么形式表现?一方面要唤醒历史的记忆,另一方面要引起当下的共鸣。这就是这一部体验剧《遇见十番》的艺术创作面临的标尺和高度。

  整理好曲谱,原汁原味奏响十番的乐曲,是最好的传承。让人欣慰的是,如今的剧作,有了作曲,有了指挥,有了器乐演奏该有的规模。福州人喜欢这种“虾油味”,编导就要让作品这种味道浓郁一点,场面大小,观众多寡,都可以使演出透析出地域的特点,复原古代乐匠的智慧和对音乐的理解。十番音乐也是活化石,从中可以洞见朝代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劳动到艺术创造的变迁和升华。音乐是人类喜怒哀乐的宣泄和传导,作为福州地域的出生者,对于十番音乐的接触,不仅是在盛世欢庆时刻的演出和奏鸣曲,而且还是婚丧嫁娶仪式典礼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传承好十番,就是传承好我们的文化,传承好我们生活中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是打上文化烙印的。

  任何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必须能够打动人,引起观众共鸣。《遇见十番》挖掘的是民间器乐的表现形式。既有吹管,如逗管、唢呐等,也有打击乐,还有琵琶、扬琴等丝弦。

  管的抑扬顿挫,打击乐的激越调高,丝竹的扣人心弦,静心品味,血脉交融,直抵脏腑。编创也善于讨巧,选取的乐曲多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如《雁来红》等,通过熟悉的曲调引起听觉的认同。

  剧作的精巧构思也值得来点赞。首先,选择的主题足见用心。全剧以一个“缘”字贯穿始终。设定了七个“缘”:《缘起:悠远的逗管》《缘来:古老的乐人》《缘结:比翼的恋情》《缘善:飘香的粽叶》《缘道:如水的月华》《缘觉:阑珊的灯火》《缘化:归来的十番》。以人与人的缘、人与文化的缘、人与这方水土的缘为主线,串起了一部台江民俗的实境风情。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群人,与十番音乐的“缘”,让观众读出了坚守、坚忍与情怀。

  其次,作品善用“讲述人”为引子,为过渡,为注脚,这种形式为短剧增添了艺术魅力。赫伯特·里德说过“最好的艺术作品就是最好形式的作品”,无疑,这种形式为作品加分不少,达到了许多十番音乐作品本身无法赢得的效果。比如介绍十番的起源,比如乐器的名称,比如音乐舞蹈背后的故事等。

  第三个方面,是在十番中大胆加入了舞蹈、合唱、原创主题曲等其他的音乐表现形式,使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上了一个层面,用“大俗大雅”貌似矛盾的结合,营造出舞台剧的艺术效果。这也是良好的形式服务于戏剧内容产生的效应,是编导的匠心所在。

  当然,作为一台历史文化街区舞台艺术,它的定位注定了艺术层次和高度,同时非遗作品传承与创新的矛盾,又是很难驾驭、很难统一的。我们不可强求鱼和熊掌皆有,不过创作单位可以在道具、演员和舞台环境等投入上多一些人力可及的努力,也许会让这一群人的情怀更加悠深,走得更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