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网上动态 >> 正文

微博助政的功能、局限及对策建议

2012-11-02 09:28:22   来源:《新闻实践》杂志    【字号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载体,微博为个人畅所欲言、交友群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人的表达欲望得以最充分的满足。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微博及时关注并映射社会动态,便利而高效地实现信息传递和分享,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微博助政,对于形成公平有序的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微博助政的功能分析

    微博作为新兴网络互动平台和信息传播工具,是公众意见表达、进行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也为探寻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供新思维。

    1.为公众意见表达疏通新渠道

    微博为公民群体内部的相互交流和探讨提供了新平台,使自然人的表达自由和倾诉欲望得到最极致的伸展,拓展了公众意见表达渠道。

    微博140个字的篇幅限制,对意见发布者的文字水平、思维方式、逻辑顺序较之博客、论坛等其他网络手段要求大大降低,其碎片化的传播特点带领人们进入“自媒体”时代。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观察视角的分散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为社会普通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便利,是不同利益群体进行利益表达特别是弱势群体维护基本权利的发声平台。

    2.为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拓展新方式

    微博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原先分散的个人力量也可以因为微博而迅速发展成一种社会普遍的力量。 2010年、2011年微博进入全国两会、地方两会,网站开设“微观两会”专栏、两会代表通过微博征集建议,公布提案、议案,与网民热切互动。两会进程中,大量关系民生的微话题如经济政策、房价物价、收入分配、医保社保等被广泛讨论,并通过转发、评论等形式实现参政议政。部分话题经由微博发起讨论,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引起代表委员关注,由此形成提案议案,进而提交至中央决策层。

    3.为舆论监督开辟新阵地

    从单纯的社交工具到舆论监督利器,微博在中国诞生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完成华丽转身。玉树地震、富士康连环跳、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上海“11·15”火灾、温州“7·23”动车事故、佛山小悦悦……无数的新闻事件背后都有微博在分享交流,每一次微小的声音都能激起层层浪花。2011年夏,一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炫富女孩郭美美因其新浪微博认证身份为“中国红十字商业总经理”,而将自己及中国红十字会拖入前所未有的舆论漩涡。在这场数亿网民参与的集体围观和质疑中,呈现出微博舆论监督的清晰路径:网民发微博披露某个事实(或某个网民微博引起质疑),然后众网民跟进评论和转发,相关网络衍生品(如漫画、恶搞歌曲)开始出现,接着在网络或传统媒体上出现深度评论和调查,并同时伴随着微博上不间断、全方位的“爆料”,一场微博事件就此达到舆论监督的高潮。

    4.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新思维

    2010年是中国微博元年,大批政府机构及官员的加入使微博问政大放异彩。2011年这一表现更为活跃。800余家公安微博联动直播报道春运安保工作,引发网民强烈反响;网民自发发起的“随手拍解救行乞儿童”活动引发公安部门迅速行动,开通微博打拐;全国人大代表以微博征集两会议案,被誉为“微代表”。截至2011年7月12日,新浪共有5114个政府机构注册官方微博,3432名政府公务人员开通微博。

    微博时代,敢用、会用、善用微博,熟悉、关注、驾驭微博,是执政者必须具有的素养。敢用微博,政府即时听到民间多层面真实的声音,防止意见失序和累积爆发;会用微博,将问题发现在萌芽,解决在最初,防止扩散与蔓延;善用微博,与数以亿计的庞大群体实时互动,回应社会变迁中的问题与困惑。直面微博中的社会问题,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