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网上动态 >> 正文

从印度喊停脸书看互联网主权

2016-03-17 10:33:17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访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

  很多人被误导了,以为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是信息不受限制的自由跨境流动。但观察显示,2000年至今国家强化对信息和数据的主权管辖,才是真正的趋势

  ■本报记者 李小佳

  日前,美国互联网公司脸书(Facebook)的免费网络服务Free Basics平台在印度被禁。这一免费网络服务平台为何会被印度政府喊停?“脸书”的全球扩张带来了数字殖民主义?本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逸。

  解放新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印度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产业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又号称最大的民主国家。可脸书的免费网络服务平台为何会被印度政府喊停呢?

  沈逸:根据脸书的说法,通过Free Basics服务,印度那些无法支付上网费用的人,可以在不支付或支付相对较低的费用的情况下使用互联网。但是,他们可接触的互联网内容,是经过脸书选择的。如果希望访问更多的互联网内容,就需要支付正常的上网费。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免费使用网络,实际上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准确的说法是,这是一种免费但被定制或筛选的互联网。如此一来,互联网就被商业力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收费,一部分不收费。脸书的潜在逻辑是,我提供服务,所以我选择内容。这就触碰到网络中立原则的一个核心问题,即是否允许根据拥有财富的多寡、差异,对不同群体的网络服务进行分级定制。

  这次印度政府的反应速度比通常情况要快,不排除背后有本土产业集团施加影响。我们知道,印度信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较深,但总体扮演的是辅助性角色。某种程度上,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相似问题。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出台一定的保护措施,无疑有为本土企业赢得发展空间的考量。

  但接下来印度政府要考虑的是,能否提出一个替代性的穷人上网方案?印度的比较优势怎么深入挖掘?这些比简单的喊停,更具挑战性。

  解放新论:据报道,有用户在关于Free Basics 的论坛上写道:“东印度公司时我们已经犯蠢过一次了!”东印度公司是英国殖民印度的一个重要工具。几个世纪过去了,为何脸书会让人联想到东印度公司?脸书此举是否有互联网殖民主义之嫌?

  沈逸:殖民主义争议背后有一个冰冷的现实,就是某种程度上,我们面对的依然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社会。这意味着,在国际竞争中,假如不能提高自己的实力,最后的结果就是利益受损乃至主权受限。所以,不是说给脸书贴个殖民主义标签,把它关在门外就解决问题了。

  谈到互联网主权问题,有必要多说几句。互联网主权可以分为对内主权和对外主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网络技术能力上是不对等的,但发达国家不能凭借技术优势,就把自身所偏好的游戏规则强加于别国。这就是互联网的对外主权。

  对内网络主权方面,很多人其实都被误导了,以为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是信息不受限制的自由跨境流动。但观察显示,从2000年至今,全球范围的发展恰恰相反,国家强化对信息和数据的主权管辖,才是真正的趋势。

  在这方面,美国是最典型的。无论棱镜这样的全球监听项目,还是要求微软公司提交数据、要求解密苹果手机等,都是在强化而非弱化对数据、信息流动的主权管辖。

  总之,要科学认识互联网主权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加强互联网治理能力的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