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报刊新闻 >> 正文

再看一眼上下杭 2

2013-11-12 09:20:47   来源:《福州日报》2013年11月11日第5版    【字号
<p>&#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 &#160;<img src="http://www.tjxww.cn/uploaded/2013/11/12/5da49419cb66b59bb450486001224e3d.jpg" width="500" height="333" alt="" /></p> <p>  汤房巷4号,拱形的雕花门楣还在,鲜艳的三角梅枝繁叶茂,只是推开门,一片残破,仿佛主人早已离去。</p> <p>  “铃铃铃……”一阵清脆的车铃,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回头一看,一位衣着笔挺的男子扶着自行车站在身后。男子自我介绍,他叫郑国强,是这栋宅子的主人,长期居住国外,这次特意从韩国赶回来办理老房子的相关手续。说着,他引我们转入了上杭路一个不起眼的门巷。</p> <p>  从小门进入,一进接着一进,豁然开朗。雕龙画凤的雀替、鎏金人物花窗、一米多直径的石刻花盆,无不显示当年的富足。郑国强说,这里才是正门,当年,他家的门牌是“汤房巷1号”,是周围响当当的大户。在上下杭最繁华的年代,他的家族做着最早的物流行当。小时候,家里就有好几部汽车,南来北往的货物在这里下了船,就由他家的汽车运到目的地。随着上下杭孕育出的闽商名气,郑国强家的货车近的覆盖省内,远的送往广东、江西,生意越做越红火。可是,上下杭的商业辉煌一去不复返,也带走了这个家族大院的辉煌。当年风光的院落大门如今隐没在民居中,侧门反倒显得雅致,常常被人误当正门了。</p> <p>  和这个家族院落一样,隐没在民居中的,还有上下杭的会馆。</p> <p>  因着闽江和星安河的便利,上下杭从明清发展至民国,逐步成为辐射全省、沟通海外的商品集散地。繁华之时,这里聚集了260多家商行,经营物资达500多种。商业的兴盛,让各地的商人纷纷在此设立同乡会馆,既满足商业贸易的需求,也成为联络乡谊的纽带。</p> <p>  七十有余的丁依伯就是在这些会馆中穿梭长大的。丁依伯的家住在星安河的拐角处,斜对面就是永德会馆。河水到了这里,变得平缓,成了天然的码头。各种各样的货物从上游运到这里,便托给会馆接收,暂存到仓库里;船来车往,永春、德化等地的商人也大多在此歇脚下榻。会馆里中西合璧的建筑在当时很是别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会馆里设有戏台,逢年过节上演“大戏”,那便是周边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民国时期,这里成了军队的弹药库,解放后,又成了工厂的厂房……</p> <p>  丁依伯拉着我们走到这些会馆前,细数当年的辉煌,追忆儿时的欢乐。时光荏苒,永德会馆铁门紧锁,一片破败;南郡会馆摇身成为“后洲街道中心幼儿园”;建宁会馆住家混杂,当年风貌早已不在;延郡会馆仅剩地界碑……周围的房屋一年年“长高”,而这些当年被视为制高点的会馆,在高楼的包围下,日益逼仄、破旧。</p> <p>  可是,从这些会馆走出去的闽商,仍然惦念着这里的“根”。郑国强说,在外闯荡多年,每次回到老宅,回到儿时玩乐的地方,他才觉得回了“家”。</p> <p>  谈话期间,旧物贩子上门,要出高价收购家中祖传的物件,被郑国强打发走了。他说,老宅子里还留着不少东西,有些专家看过都叫不出名字,收购的价格越出越高。可是这一次,大家族的子女们出奇统一,不管出价几何,都说,一个也不卖,一石一凳都原原本本留给国家,留给后人参观纪念。</p> <p>  会馆渐老,闽商还在,闽商的气度依然流传。</p>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