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报刊新闻 >> 正文

坚守,最后的“国”字号理发店

2014-02-24 14:59:37   来源:《福州日报》2014年2月24日第5版    【字号
<p>&#160; &#160; &#160; &#160; &#160; &#160;<img src="http://www.tjxww.cn/uploaded/2014/02/24/0ac8b09d7a462e9535fdf6c44d13c929.jpg" width="500" height="332" alt="" /></p> <p>  这是一家坐落在中平路上的门脸很小的理发店。理发师傅杨国增说:“去年,塔亭理发店关了,我这里成了福州最后的国营理发店。今年,店里的郭师傅退休了,剩下我一个。再过两年,我也要退休了,到那个时候,国营理发店也就彻底消失了。”</p> <p>  头顶“国”字号招牌,中平理发店作为时代的宠儿,曾在改革开放的潮头怒放;及至今日,国营理发店经受着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新式理发店的冲击,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下,即将曲终落幕…… ■曾艳/文俞松/摄</p> <p>  学了一辈子的手艺</p> <p>  经过连日的阴雨,趁着这几天天空放晴,中平理发店的老师傅杨国增收拾起了店里的家什。看见记者又来了,他第一句话就笑笑地说:“要关了!”说完,他立马低下了头,满是不舍。</p> <p>  换做谁都会不舍。这间开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国营理发店,年龄比杨师傅还要大。58岁的杨师傅,父母都是这里的理发师,他更是从小看着父母理发长大。因为有了父母的真传,杨师傅很自然地当了一名理发师。围绕这个理发店,他当学徒,升师傅,结婚,生子,拆迁,买房……一辈子的青春就在这里度过了。</p> <p>  可是,上下杭拆迁改造,中平路紧随其后,拆迁通知已经贴到了门口,不管舍不舍,杨师傅都得提前准备。</p> <p>  拆迁的号角,没有阻挡顾客的脚步,说话间,顾客就上门了。杨师傅一边跟记者聊天,一边把顾客请上了理发椅。理发椅是老式的笨重的铁椅子,因为年代久远,椅子调整高低的转盘断了把手,生满了绣,皮革也磨出了洞,张着口子吐出了棉花。杨师傅笑说,这理发椅打他出生时就在了。</p> <p>  的确,在这间三十来平方米的理发店里,有太多的“古董”:生锈的手动推剪、老式的剃头刀、泛黄的洗头坑……在这些工具上,不仅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还留下了一代代理发师傅苦练的技术。杨师傅随手拿起一把烫头发用的火钳,演示着:“以前没有电子烫发工具,就用这个烫头发。火钳伸到火里烧红,抽出来趁着热一缕缕地夹头发。别看工具简单,用起来也不比现代工具差,十分钟就能烫好一个头。当然,手艺好坏就在火候的掌控上,既要让头发正好定型,又不能烫伤头发。”</p> <p>  “骑好骑坏差太远!学不完的!”杨师傅嘀咕了一句福州老话,意思是,理发就像骑车,看上去差不多,里头的手艺好坏差太多了。如今的年轻人学两三年就出师,在杨师傅看来,远没学到真功夫。曾经引领潮流,如今被潮流“遗忘”</p> <p>  一把梳子、一把剪刀、一把推子,三下五除二,一个精神的发型就剪好了。走进里间,杨师傅从开水瓶里倒出一盆热水,拿起毛巾帮客人洗头。热腾腾的蒸汽在破旧的屋宇间氤氲开来,恍惚中,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p> <p>  在中华大地革命热情一片高涨的年代,无论男女,发型单调,是这些国营理发店的师傅带来了学生式、青年式、大奔式、方寸、圆寸、烫发、大花……在广大民众的心里,这些国营理发店就是“时尚”的代名词。那时,顾客多,店面少,理发的人都排到了门外,理发师傅从早剪到晚也忙不完。</p> <p>  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受“文革”的冲击,理发店受到的约束多了起来,特别是烫发,变成了“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被迫停止。即便这样,也压抑不住人们爱美的心,在客人的要求下,烫发被转移到了二楼,“秘密”进行。</p> <p>  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风气趋向宽松,国营理发店迎来了“黄金时代”。</p> <p>  “那个年代,能当工人、能当理发师,比什么工作都好。如果一家有5个兄弟,只有一人能被招工,其他的都要去上山下乡。我本来是在公安局侦查反扒大队工作的,听说台江服务公司招工,立刻就去了。”郭汉端是撑起中平理发店的另外“半边天”,当年,能幸运地当上理发师,是件让他自豪的事情。“当时,中平理发店的名气可大了,很多人大老远来理发。那时的理发店很大,现在旁边的店面和二楼整层楼都是理发店的范围,加在一起足有300平方米。店里装修也高档,靠墙的一圈都是理发椅,理发师有20多个,光是洗头坑就有12个。”</p> <p>  然而,曾经引领潮流的中平理发店,终究被一浪推一浪的时尚潮流甩在了身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批批学徒从广州的发廊带回了全新的发型和服务理念,个体发廊有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市大街小巷,国营理发店也随之受到冲击。</p> <p>  回头看看如今的中平理发店,郭师傅有点失落了。当年铮亮的白瓷砖墙壁,如今早已发黄脱落,门口的水泥招牌已经斑驳得看不清字了,二楼也彻底闲置了下来。为了解决收入问题,理发店还将一楼的店面隔了一半出租,中平理发店就越发不起眼了。</p> <p>  用最后的青春坚守</p> <p>  可是对于中平理发店的顾客来说,即便没了招牌,他们依然能熟门熟路地找到这里来。</p> <p>  林美英依姆晚上要去社区吃宴席,下午,她特意来理了个头发,想让自己看着精神点:“这么多年习惯了。坐上椅子什么都不用说,杨师傅就知道我要剪什么发型。”</p> <p>  剪一个头,10块钱。比起做个发型动辄几百上千元的时尚发廊来说,这里价廉物美的“私人定制”服务,是老顾客们最惦念的。这么多年来,中平理发店的师傅们熟悉每一个顾客的情况,老顾客即便不剪头发,也会到店里坐坐,攀讲一番。年过七旬的陈大爷每天买了菜,都会顺道来理发店。他说,理发店就像茶楼一样热闹,在文革时期,店里的柱子还特意贴上了“莫谈政治”的警示语,提醒大家不要说话忘记了界限,可见理发店的人气。</p> <p>  晴天的上午,是理发店里人最多的时候,来理发的人多,来聊天的人也多。中午,杨师傅就在附近买点菜,在店里自己做饭吃。即使没客人,他也守着。他说,理发和其他行业不一样,越是休息时间顾客越多。几十年来,他都这样守着中平理发店,没有节假日。</p> <p>  “怎么没想着自己开个发廊?”记者问杨师傅,他笑笑说:“剪了一辈子头发,干怕了!”杨师傅嘴里也会羡慕那些个体发廊的风光,可是,他从没想过离开这个国营理发店。</p> <p>  “那拆迁后,就不干了吧?”记者又问。杨师傅说:“不,还要干。只有我一个人,也要干下去。”杨师傅心里明白,即便改变不了国营理发店的命运,他也要做好每一天。他坚守的,不仅是小小的国营理发店,还有理发店背后的各种情愫。</p> <p>  “国”字号的坚守,演绎的,是一个时代的风云在一个行业的投影。</p>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