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报刊新闻 >> 正文

晚清双杭武侠传奇

2014-06-16 17:30:07   来源:《福州晚报》2014年6月14日A26版    【字号
<p>  琉球刚柔流空手道始祖谢如如,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祖籍长乐县。家贫,13岁时随父谢尊志到省城福州闯荡,住在双杭星安桥畔。最初学习做细竹匠,后来又到同乡人林康官开设的宝美斋鞋店当学徒。他白日学艺,晚上跟父亲好友、南台岛盘屿人林达崇学习罗汉拳。谢如如个子矮小但体格强壮,他的右臂比左臂长,因而具有天然的优势,加上天资聪颖,就独创了一套刚柔手拳术。这种柔手法风格的鹤拳,因运气时声如鹤鸣,遂名为“鸣鹤拳”。当时有个叫“萧和尚”的将军府武术教练,听说了谢如如的事,找上门来要切磋,结果交手即败,最后甘拜下风,拜谢如如为师。当时拜谢如如为师的还有一位医生名叫王士庵,武德医德相得益彰。</p> <p>  清末民初,许多琉球人在福州生活,住在南公园附近琉球馆的琉球人东恩纳宽量,于光绪三年(1877年)向谢如如学拳整整三年,回国后成为刚柔流空手道宗师。据谢如如的孙子谢品宽说:“祖父说过,许多琉球人向他学拳。”谢如如的徒弟很多,最出名的是太极拳大师黄性贤。其他的如麻伙、番仔、依角、鱼丸乾等,多是台江双杭人。谢氏“鸣鹤拳”传播到世界30多个国家。谢如如有《拳论》著作传世。1990年,日本武术界在福建省体育中心为他立了显彰碑。</p> <p>  安民崎依附于上杭街,在清朝咸同年间已是散布着许多“柴栏厝”和“火墙包”的人口稠密之地,其中就住有好几位武术家。居住在横山地区的林纾耳濡目染,武艺也达到相当水平。对此,林之夏曾多次说到亲眼见到林纾平时在庭院里练拳。《畏庐漫录》记有几位武术家故事,现转录如下:一个叫破钵的人,住在竭忠坊,该坊是表彰戚继光的,坊的附近有许多池塘。某日,一个后生仔骑马经过此地,马首飙速冲撞破钵胸部,破钵目精手捷,用两只手举马脚而立。马踉跄而退,破钵神定气闲,后生仔看势况(情况)不好,赶紧弹掣(逃跑)。过数日,后生仔纠集了一伙人,叫人请帖约破钵在南涧比武。破钵知道对方人多,且高手云集,可能凶多吉少。于是就到南禅寺求老和尚替他解围,开始老和尚不答应,后经破钵一连数请才同意。老和尚吩付破钵届时照去不误,待半中间可假说有事离开,后面由他单独承担。约期既至,老和尚和破钵相偕赴南涧,那里已经摆好酒菜,为首的是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妇,神情持重。酒过数巡,有人急急闯入报告说:破钵家有急事,须马上回去。大家说,主角不得先走。老和尚微笑道:“还是让他先走吧!由我代献丑技。”说罢,老和尚见破钵已走远,就把现场一张八只脚长条椅,一只手挟起置于广场中,面色从容。他一人站在椅子上用力一蹴,这张可以坐20几个人的椅子的八只脚,一刹那全部陷入土中。老妇人和后生仔及现场一群人,个个目瞪口呆,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哪里还敢再比?从此,破钵安居安民崎,后生仔再没来过骚扰他。</p> <p>  横山一菜贩,名叫王趡,年逾古稀,背弯须浓密,沉默寡言,林纾经常到他那里买菜。有人告诉林纾此人武术高强,林纾就兴趣很高地向他求教。没想到他说:“凡精通什么,往往就遭什么死,何况己死,人死,祸害是一样的。”过了几个月,王趡在横山道上行走,那时横山道上有许多尿缸,王趡往往婉转回避。跟在王趡身后一个人扛着一根巨杉,时不时用巨杉尾冲撞他,王趡总是息事宁人地回避。后来实在忍无可忍了,就问他说,你想干什么?扛巨杉的说:“没什么,我一向爱和人开玩笑!”王趡火冒三丈,飞起一脚,将扛巨杉的人踢出几米开外。结果正中那人下怀,他忙跪下来道:“老师,我已经跟在你后面几年了,知道老师身怀绝技。故特用激将法,引起老师生气,现在我已经学得这一技了,谢谢老师!请受小子一拜!”说完,扛起巨杉就走。王趡忙不迭大呼上当。</p> <p>  还有一个人,也是武林中高人,也姓王,平常以裁缝为生。他的指甲长到五寸长,遇到有人欺负也是逆来顺受,绝不计较。他家中有个天井,陈放着一个大石臼,重约300多斤。某日,此人正在杵米,天忽然下起雨来,眼看着米来不及收起,将要淋湿。老王不慌不忙地用两只手举起大石臼,安置在屋檐底下。邻居有个叫小三的后生仔,年仅十七八左右,生性狡猾,早已知道老王武功高强,想找个机会剪掉他的长指甲。有一天夜里,月满而亮,小三用炭画了一把剪刀在老王的门上,等待老王开门时下手。老王开门时,发现门上有把剪刀,以为是真的,用长指甲撬起,结果剪刀没取下来,长指甲已经折断。老王十分懊恼,走到前面一看,才知道是一把假的剪刀。后来当他知道是邻家小三所为时,不禁哑然失笑,但也照样不计较。</p>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