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报刊新闻 >> 正文

双杭评话大师黄仲梅

2014-07-23 10:14:47   来源:《福州晚报》2014年7月20日A19版    【字号
<p>  唐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南宋时,南方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相应繁荣。南宋福州人刘后庄诗句有“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证明南宋时福州已有人在说西汉史事。福州评话民国时期的“八部堂”之一黄菊亭,艺名“科题”是近代福州“评话三杰”之一、艺名“科题仔”黄仲梅的父亲。“科题”台风文雅细腻。据说他讲《孟丽君脱靴》,连讲三天,主人公才脱下一只靴来。“科题”着装朴素,传说某次他去三坊七巷某大户人家讲书,“科题”早早到了,东家尚未散席,他只好在茶担边等候。由于衣裳不整,差点被家仆赶出门。席散登台他献演的是家庭书《聚春园》,又称《采木笔》。结果技惊四座,东家听了不过瘾,出重金要“科题”重讲。所以有“科题一夜两讲采木笔”之说。其代表作有《采茶女》等。生活在艺术世家的黄仲梅,从小就受到了艺术熏陶。</p> <p>  当时,福州双杭地区经济繁荣,也是福州评话发展的“黄金年代”,许多评话艺人纷纷移家双杭,如陈春生移住双杭苍霞洲,“科题仔”黄仲梅则移居上杭街猍狸巷。据业内人士介绍说,“科题仔”早年追随乃父说评话,人谓“吃开口饭”。黄菊亭训练儿子非常严格,一字一句都不能差,谓之“打底”,业界人称“整整底”,必须一丝不苟。由于“科题仔”唱功不行,始终未打开局面,十分焦虑,四出拜师,火候仍然欠缺。后来“科题仔”终于想通了,“人各有体”,虽然他艺术上得益于“绣和尚”,不善吟唱,但可以独辟蹊径,走自己的路呀!抗战军兴,他适应老百姓关心国家大事、战局发展的需要,开讲正书前先讲报。他把新闻通俗化、故事化、趣味化,引得听众腹佬筋(肚子)都笑翘了!他介绍新闻背景、预测战事发展颇有见地。他语言谐谑,辛辣犀利,将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嘴脸鞭挞得体无完肤,会急无汗,一时间名声大噪。后来“科题仔”应一些听众要求,部分时间专门讲报,当时识字的人少,报纸的发行量也小,讲报有很大的市场。“科题仔”将他的讲白功夫发展到了极致,他善于“扮底”(即兴创作),结构奇巧,腾挪闪跌极见功夫;他刻画市井人物惟妙惟肖;语言风格极有个人特点,本地人称“剜骨”(俏皮、尖锐)。其代表书目有《蔡松坡》、《好逑传》、《余定九》等。“科题仔”的徒子徒孙有八大将之苏宝福、唐彰文及毛钦铭等,私淑弟子则不计其数。“科题仔”的评话表演艺术炉火纯青,传说,有一次他与某评话大师表演双口评话。同行是冤家,某评话大师平素并不服他,当时讲书地点在双杭陶陶居书场(一说在洋头口高台),那里风景优美,书跤(铁杆听众,如今日的“粉丝”)云集。当日说的是《包公案》。说书当中,某评话大师相机拿“科题仔”开涮,说“包公仪仗出行,索折(一个)人叫‘科题仔’擅自窜出。包公叫,哪个歹仔大胆窜我禁行,拿下打个40大板!”“科题仔”见来者不善,灵机一动,接龙道:“哪知‘科题仔’这股川脾(屁股)极是硬茬(结实),只是被打了个大乌青而已!”说着,手指某大师的脸,听众会意,哄堂大笑。某大师极为尴尬,悻悻然转身而去。原来,某大师的左脸颊有个乌青胎记,极是明显。“科题仔”的语言艺术确实登峰造极。1950年,福州正在开展“镇反”运动,鼓山远洋乡地主孙亨梧害死九条人命,在国民党统治时逍遥法外,在共产党领导下被处死刑!许多文艺工作者将故事编成闽剧和福州评话到处演出。“科题仔”也演讲《九命沉冤》,当他说到苦主阮宝霖的妻子向律师哭诉案情时,律师说:“汝这冤只有斧头钅絜才会解决呀!”“斧头钅絜”就是指共产党。在场的一个干部对“科题仔”的语言艺术十分佩服,对旁边的人说:“真是名演员,不假呀!”</p> <p>  社会上还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解放初期,文化部门某干部曾说福州评话没有什么艺术价值,政府将考虑不将其纳入体制之内。“科题仔”想,如果不纳入体制内,几百上千人的家庭生活就要受影响。他找到那位干部说:“评话流传上千年了,道具也只要铙钹、班指、醒木、折扇。我们虽然是一个人演出,起到的作用却不亚于一个剧团呢!你如果不信,我可以试一下,我们评话和闽剧唱对台戏,看看谁的观众多?”那个文化局干部也蛮有趣的,就说好吧!果然,到演出的时候,观众纷纷跑到“科题仔”这边听评话。那位干部又说:“这不公平,人家是草台班子,你是名角。”“科题仔”说:“那我能让你们开会的人出来听我说书,你相信吗?”那位干部说好呀!十个说书九个吹,你就吹吧!“科题仔”说这是艺术,怎么是吹呢!?“科题仔”果然在机关门口搭了一个台子,“科题仔”的铙钹一响,“扑扑”的那是破锣的声音,全市的书跤都熟悉,开会的人中就有听书上瘾的,一听到破锣声,心里仿佛有痒痒虫在咬,实在忍不住了,就三三两两地出来听他说书了。那时娱乐项目少,本地男人都爱听说书,尤其是“科题仔”说书。事实教育了那位干部,觉得福州评话可以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起到宣传促进作用,笑着对“科题仔”说:“你也真会较真呀!”“科题仔”后来当了曲艺团团长。</p> <p>  “科题仔”中等身材,脸孔扁扁的,据说他在双杭的崎顶和猍狸巷都有房子,晚年得了肺病,逝世于上杭街猍狸巷一栋红砖二层楼房里。</p>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