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报刊新闻 >> 正文

地灵人杰话双杭1

2013-10-16 09:39:58   来源:《福州晚报》2013年10月13日A16版    【字号
<p>  悠久的历史</p> <p>  双杭(上杭和下杭的简称)的崛起,当在大庙山西麓的新市堤,即今延平路中段的霞浦街,时当唐天祐三年(公元906年)。《三山志》卷二载:“闽王时,江边号新市堤。翁承阁还朝,审知饯行于此。”双杭从明清时期开始繁荣,当时福州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茶叶市场,资本主义萌芽已在一定程度上发轫,闽商又得以跻身全国十大商帮;其后加上五口通商、海运的开禁,更使得双杭这个闽商的渊薮,财源滚滚,堆金溅玉。</p> <p>  双杭的地域从狭义上说,大抵北边以夏醴泉学军路为分界,南到三通桥洲边,东达八一七路小桥,西接三保街即今之白马南路。广义上说,中平路田垱一带,亦属于双杭的范围。双杭东南方向的沙合桥,俗称小桥。沙合桥以成因冠名。福州宋代谣谶“南台沙合,当出宰相”,附会了北宋福州人章得象,他是闽人中最早拜相的,但亦可证福州小桥一带最迟在10世纪已是沙平可涉的陆地了。</p> <p>  双杭的“杭”字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渡”,所谓“一苇杭之”,而闽中方言呼“航”为“杭”,即双杭在古代是可通航的河道。也有人称“杭”为“沙痕”的,即双杭当时在退潮时已是洲陆无疑了。福州评话序头也有说古时上杭路白鹭树白鹭遮天蔽日,白鹭渡口石阶边、悬崖上篙迹仍在。双杭在明清以降既有濒水靠山之利,又与大庙山一脉相承,玉带环腰,风水绝佳,所以,古人在大庙山树碑勒石“全闽第一江山”,古今风光殊异,精明的商人贾客能不在此置地筑室?</p> <p>  除了风水的原因,双杭还是闽省的商贸中心、航运枢纽。旧时福州没有铁路,大宗货物主要靠水运,当时闽江上舳舻相接,桅杆林立,无论上路来的贾客行脚,还是下路闽南粤省来的巨商豪富,都是行色匆匆,甚至连番客侨商也是不绝如缕,双杭俨然成为旧时的“火车站地区”。</p> <p>  此外,双杭地区人居的兴旺,其自然方面的独特却是外面人少有知道的。从崎顶沿金鼎峰、彩气山、玉山一路向西,就到达大庙山,那里逶迤的马头墙翘角如云,那里的山冈甜水井让外省人乐不思蜀,福州闻名的溪水十八次都淹不上上杭路的第一层台阶。所以民谚说,“七淹八淹不淹上杭街”,还说“田买远洋鼓山边,厝买龙岭水井边”,认为这里是居家过日子的好去处。当然,最让双杭人拥有优越感的是,双杭那条环腰的“玉带”,那可是一条金不换的“玉带”,双杭有一座商民共祀的商业保护神张圣君庙,它的前面,每个月初三、十八,来自达道河与三捷河的闽江潮水都要在此汇合对撞,形成“圣公殿潮水两头涨”的自然现象,这种奇观,难道不是明喻着财源滚滚吗?商人重彩头,具有泛神崇拜的闽人更是如此!</p> <p>  双杭一带集中着福州商界的翘楚大佬自不待言,几乎三教九流都乐于在此居住,像《甘国宝》戏文里的势利小人王莲莲,就住在下杭路西段。戴笠来福州必住上杭路油巷下,民国著名民间工艺美术家叶天赐旧居在夏醴泉,武状元黄培松住田垱,民国“评话三杰”中的黄天天、科题仔住来狸巷,译界泰斗林纾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到二十六年(1900年)住下杭路金皇巷,而创造社巨擘郁达夫则在青年会写出了著名的《闽游滴沥》,国民党元老陈仪主政福建时,则多次去罗氏祠堂与工商界要人座谈。当代,双杭的名人更是层出不穷,香港福州商会会长柯伯诚,省高院院长方忠炳,副省长陈芸等,博导、名医、歌唱家也比比皆是;有的墙内开花墙外香,成为国家级、世界级的名人,真正是应了那句话“上下杭出才郎”。</p> <p>  水巷谈往</p> <p>  水巷属于上杭路,它以90度的方式连接了上杭路和下杭路,长约100米,巷口隔着下杭路就是水巷道头。老福州人习惯称码头为道头,如小桥道、南星道、洪武道等。旧时,城厢运输靠吃水浅的沙船进出内河,道头就是几层平缓的台阶,岸上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空埕,便于安放货物。</p> <p>  那时候白马巷的商家住户都要经过水巷到小桥河担水,俗称“江水”,福州俗语至今尚有“大桥下的水吃了会聪明”的说法。由于河水泼溅小巷石板路上久而不干,故得名水巷。当然,仅一个原因是不够的。原来,闽人爱干净,十来天商家就要让伙计将门板擦洗一番,他们用后洲制作筷子的下脚料竹丝蘸河沙擦洗,门板被洗得煞白,脏水流在石板上,加上福州常年空气湿度大,小巷总是湿漉漉的,名副其实成了“水巷”。</p> <p>  水巷南口临河有个道头,河对面一棵榕树横枝逸出。夏日里,一些顽童在满潮时,站在晃动的树枝上往水里扎猛子,一些小女孩则抱着门板在水里大喊大叫。当来自长乐漳港的粪船驶来,壮汉撑篙而过时,孩子们则纷纷躲避,有趣极了!</p> <p>  福州人说吃在“双杭”其实是有道理的。作为水陆码头,水巷口有家叫聚英楼的老字号闽菜馆,高大的四层木结构,飞檐翘角,颇吸引人的眼球。这家菜馆早年是由张福泰、张和泰创办的,由闽菜名师杨连弟主理,既有大众化的饭厅,又有雅座包厢,饭菜也是高低档兼顾,财源滚滚。聚英楼的酱鸭很是有名,火局油 鳗 味 道堪称闽菜正宗;最让下路人念念不忘的是它的草包饭,那些下路壮汉叫一碗豆腐汤,非要吃上七八包不可!福州人虽不善于做面食,但聚英楼的鸡肉丝馒头像是为福州人量身定做的,连城里人也要跑到南台来买呢!</p> <p>  水巷还被称为帽子一条街。著名的店号有大高升、冠元斋、大宝华、荣华斋、裕丰、太利等几家,经营两种小帽。一是由细竹篾编成网状、有衬里的叫碗帽;一是软衬里,质柔软,可折叠的叫西瓜帽。面料都是呢子制作。小帽顶一般用同一布料编结成核桃大小的珠子,讲究些的亦用玉、翡翠、宝石等。民国初,开始兼营礼帽,福州人叫高帽,有的人亦以高帽、手杖作为身份的标志。</p> <p>  水巷的北头拐弯第一家,是马德顺的故居。马德顺布鞋店居福州三大布鞋店首席,可惜马德顺第二代接管经营后,业务不佳,该店一个伙计学会一套制鞋技艺与经营本领,望衡对宇地开了一家,也叫马德顺布鞋店,因物美价廉,营业势头压倒老店。由此,老店招牌称“马德顺老铺”,新店称“马德顺正记”,两家终于对簿公堂,新店获胜诉,结束了官司。笔者从前听说过一个因果故事,是有关马德顺的,故事与一些明清小说雷同,一听就知道是好事之徒杜撰的。马德顺的后人在“文革”中颇为悲惨,“文革”初期,马德顺旧宅(上杭路8号)被红卫兵抄家。马德顺家中唯有两个婆媳孀妇,相依为命,深居简出,其状可怜。</p> <p>  水巷的北头,“大跃进”时将直冲庙改为公共食堂,食堂隔壁“文革”时有个废物利用的破布组,当年省某人大副主任的一个老姐就在水巷居委会破布组工作。她的任务是将回收来的破布洗净后扎成布拖把。老姐与日杂站书记的老婆、一个山东老太婆相交颇深。今日回想,不禁赞叹。</p> <p>  汤房巷杂谈</p> <p>  汤房巷位于上下杭路的中段,它就像一条直而无钩的扁担把双杭连接起来,巷窄不及一米,两边高墙森森。唐诗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大概可以表现这种意境,只是福州人更喜欢香味更浓郁的栀子花罢了!</p> <p>  汤房巷的名字顾名思义,它在古时是有个温泉澡堂的。上世纪70年代,建设部门曾在巷里竖起井架打井,数月之后以失败告终。汤房巷北口紧挨着南郡会馆。南郡会馆是闽南商帮合资建立的,后来在会馆设一贵族小学:南郡小学,该校师资力量雄厚,“文革”前毕业生大多考入或保送福州一中、八中和四中等名校。记得笔者母校上杭小学校长陈柏生、教导余炳文,都曾是南郡小学的名师。余炳文教体育,他矮矮的个儿,光头,操着兴化腔的普通话,上杭小学的体育经他主持竟名列市区前茅,许多学生还进了省队、国家队。余炳文教学严格,但会体罚学生,所谓体罚就是右手将手指攥紧,中指凸出,在学生头上擂“乌枣”。“文革”时,小学生批斗他时,他竟然呜呜大哭起来,颇令人同情。</p> <p>  汤房巷中段有一个大墙门,里面一户人家主人是美且有糕饼厂的老板。美且有创办于清朝咸丰年间,是福州十大老字号之一。据传,咸丰十年(1860年),闽浙总督王懿德以美且有猪油糕招待客人,主客皆大呼好吃,总督忙命管家再买20包,由于店中存量不足,但又不敢得罪总督,店主只得说有,并答应半小时后送达。为应急,店主动员全店上下赶制,果然按时完成。美且有金字招牌由此而成。</p> <p>  汤房巷作为上下杭最深、最静的交通要道,民国时期,闽王王审知的裔孙王渭英、王幼凯承继祖业,在上杭路95号开办元亨药行。抗战军兴,王渭英是一个调查汉奸组织的负责人,汉奸陈某、林某恨之入骨,在汤房巷设伏。一天,王渭英被汉奸陈友木、林培彬拦下搜查,并被抓去打了大剂量的鼠疫针,当天中毒死亡。王幼凯去四川购药急忙赶回,也被汉奸绑架。后王幼凯于1941年将元亨药店改名致远药店,以纪念在甲午战争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致远药店拥有一辆漂亮的木壳小轿车,每当小轿车从狭窄的上杭路驶过时,都会有一大群小孩跟在后面奔跑。</p> <p>  从前汤房巷案件多发,年轻貌美的女子多害怕走这一段路。说来凑巧,笔者初中一个同学家就住在汤房巷隔壁,他家楼上窗户正好对着汤房巷。他说,夏夜,巷子里经常有形形色色男女出入,拥抱接吻是常见之事。</p> <p>  汤房巷北口有一棵紧贴着彩气山悬崖生长的大榕树,俗呼白鹭树。白鹭树隔壁是市工商联,这里“文革”中一度成为某红卫兵总部所在地,后来又改为民居。当时房管部门派人修缮,要锯掉榕树的一根大枝桠。传说一工人在树上锯木时坠落,工头认为白鹭神显灵,替换的工人教授他念口诀:“官差令差,来人不差!有事请找房管局某股长……”念了口诀之后果然平安无事。说来,此口诀在福州颇为有名。</p> <p>  有人说以庙为居,常有不祥,其实是迷信。当年三保街一酒家主任即将白鹭庙稍加修葺,就住下来了,结果人神相安无事。其长女十分漂亮,这在美女如云的上下杭自然不算什么,但踞守白鹭庙一域,却得了“白鹭西施”称号。听说改革开放后,“白鹭西施”经商致富,还为父母盖了一座楼房。</p> <p>  白鹭树所在的彩气山,据说唐宋年间山上林木繁茂其南麓濒水,树林里有许多白鹭。所以这一渡口,民间称“白鹭宿”,意为白鹭的巢穴;又因白鹭栖于树上,人们就将悬崖渡口边上的那棵树叫“白鹭木臭”;据说当时是南台岛东部乡民入城和渡江的必经之路,所以渡口开有饭铺,因此,这个渡口又称“留饭铺”。一个古渡口兼有三个地名,可见它的人文历史价值。今日白鹭树仍然郁郁葱葱,我想整修之后,它当与三坊七巷的“光禄吟台”合称榕城人文历史雌雄双璧,当会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待续)</p>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