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报刊新闻 >> 正文

地灵人杰话双杭4

2013-11-05 10:17:37   来源:《福州晚报》2013年11月3日A16版    【字号
<p>  双杭的熟语都与钱财有关</p> <p>  发生在双杭的熟语故事体现了双杭的地域特点,往往与钱财有关。“圣公殿前潮水两头涨”。圣公,指张真君,宋朝永泰人,为福州商业保护神,其祖殿在下杭星河里88号,殿前临河。以前,东西闽江水汇流于此,形成两头涨,寓意钱财滚滚而来。真君祖殿内设“商事研究所”,凡各商帮商务大事,例如调价、发行台伏票、清底等不,都在这里平协商。“达官弟卖饼”,意思是达官弟交好运,其父王成龙给他巨款、房契。闽剧《红裙记》中唱词有“真鸟仔,泊瓦前,达官弟卖饼卖番钱(地瓜干),吴二伯问达官羞怪(可怜)你母,王成龙别气十三年”。唱词体现了苦尽甘来的喜悦。“厝买龙岭水井边”,反映精明的商人趋利避害的置业理念,他们往往会挑选旺地、高处,既与富家比邻而居,又躲开福州旧时常有的洪水。“两个声,半咸淡”,传说此熟语与民国时期在上下杭一带卖面包的小贩、绰号“臭瓜”有关。此人还有一个外号“两个声”,与看眼睛癫婆、卖万金油马仔、看命陈庚白齐名,合称台江“马路四怪”。“臭瓜”实际上不是外省人,但为招徕生意,特意学一口外省人的“半吊子”福州话。此人高个子,留着八字胡子,面包放在大搪瓷盘上,以舞蹈似的步伐,昂视阔步,他的身后往往跟随着许多小孩子。由于部分福州人的贵远贱近,当今社会仍有本地人说“半咸淡”福州话以充高干的。“挂门搭”,门搭是旧时福州民居大门口的门上搭攀。以前,商家在中亭街卖黄鱼卖不完,就到上下杭的行户家,将黄鱼挂在门搭上,月末或年终再结算,因上下杭人多是“好脚”。</p> <p>  “贻顺哥”、“贻顺”、“贻顺哥烛蒂”,都是指吝啬鬼。该故事出自闽剧《贻顺哥烛蒂》。全剧最重要的矛盾冲突是王知县审判与“前夫有情后夫有义”的林春香归属问题,王知县定计假说林春香已自缢身亡,要林的前夫和后夫春生、马贻顺前来认尸领回。贻顺觉得领回春香尸体还要买一副棺材,不合算;而春生却一定要去领,结果林春香还活着,春生大喜过望。贻顺心有不甘,缠住王知县,王知县故意将汗巾失落,贻顺捡到,以为里面包着银子,却不料是一个废物烛蒂。“贻顺哥烛蒂”遂成为“奸究利”、“十绝哥”、小气鬼的代名词。</p> <p>  “王莲莲,势利人”。其典故出自闽剧《甘国宝》,该剧塑造了势利小人王莲莲。王莲莲见到表弟甘国宝发达后,前倨后恭的心理变化颇为福州人不耻。</p> <p>  “卖做大舅”,嘲笑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反遭羞辱的人和事。清末民初,双杭铸鼎环有个打铁师傅李登官,妻阮氏。小两口靠在铸鼎环(今学军路西段)开打铁店生活。后李登官吸毒成瘾,打铁店只得关门歇业。为生活阮氏只得去仓山某茶行拣茶。一日,长乐米商王邦栋在中亭街偶遇下班的阮氏,他被阮氏的美貌吸引,尾随她一直到茶亭,眼见她拐入一条小巷消失了,心中怅然。有心的王邦栋就到附近的鸦片馆打听,结果与馆内伙计李登官撞个正着。李登官见这个“长乐伟”单身哥爱上了自己的妻子,顿时产生一歪主意。他假说阮氏丧夫独处,主动当起媒人来。他的黄粱美梦是,卖妻得银子抽鸦片,再半路抢回妻子。</p> <p>  谁知阮氏见王老板既富裕又仁义,一见面就倾心相待,王老板还把家中的钱柜锁匙交给她。阮氏将李、王二人一比较,决定假戏真做。遂与王老板约好时间,悄悄地从水部尼姑道搭船回长乐。</p> <p>  李登官赔了夫人后恼羞成怒,带了十几个鸦片鬼赶到长乐。此时阮氏正在和王老板拜天地。有人传话进去,但阮氏拒见前夫。滨海长乐人也很强悍,有人问李登官:“你是何人,来此地撒野?”他尴尬地说:“我……我……是新人的哥哥。”知底细的人奚落道:“哦,卖做大舅呀!”此故事经文人改编后搬上闽剧舞台,戏名叫《拣茶记》。</p> <p>  顺便再说一个双杭地名故事。潭尾街有家妓院,里面有个风尘女子杏花和富家子包少爷相好多年,相约结成伉俪。某日,包少爷要回家取钱,和杏花分手一段时间。等到两人再相见时,包少爷衣裳褴褛,一副落魄相,杏花拒绝相见。包少爷见杏花如此势利,一气之下,烧毁了同船运来的檀香床。顿时,檀香气味弥漫了整条街,连街尾气味也很浓郁。因“檀”和“潭”福州话读音相近,从此,这条街便被称为潭尾街。这个故事也被编为闽剧,名为《纱窗外》。也有一些艺人说,因该剧结构和唱词一般,所以流传不广。但主题还是不错的,值得行家再加工。</p> <p>  吃在双杭</p> <p>  前面说双杭是旧时的“火车站地区”,自然是一块经商的旺地,亦是闽菜创新的发源地,它在吃喝玩乐上的便利却是福州仅有的;它的食材举凡海鲜购自中亭街的鱼市;肉类则取自义洲、帮洲绰绰有余;新鲜佳果菜蔬则来自闽江南岸的凤岗里;即便是岭里的活禽、走兽、笋菇,亦是送货上门,销路大畅。加上闽菜“十三太保”的“福聚楼”、“浣花庄”、“西宴台”、“广裕楼”、“聚英楼”等师傅的精心料理,食客自然大快朵颐。“食在双杭”还有一个锦上添花之处,那就是大户人家的私房菜,像罗家就经常聘请原为御厨的何某为其操刀。在计划经济时代,双杭更是牛气烘烘,福州商业系统的公司站,几乎全部在双杭地区,困难时期的“海、陆、空”水产、食杂、食品公司控制着福州地区的批发零售,也使双杭的饮食行业有了近水楼台之便。</p> <p>  “太极芋泥”是中平路“浣花庄”的名菜,驰名全市。首先选用优质槟榔芋,清洗蒸熟,压成泥,调入上等白糖猪油;再将红枣泥蒸熟下油锅,搅拌成糊后用冬瓜糖碎撒在芋泥表面;最后用瓜子仁、核桃仁装饰出太极图案。此菜细腻软嫩,往往是闽宴的压轴。闽籍乡土作家张传兴将其写入《林则徐演义》,成为林则徐与英国侵略者斗争的外交武器,亦为福州人酒桌上津津乐道的谈资。</p> <p>  “烟鱼”。为双杭“广裕楼”酒家刘孔华秘制。“广裕楼”为近代文豪林琴南、郁达夫常去之处。郁达夫特别爱吃双杭白龙庵玉春库老鸡酒,往往佐以烟鱼下酒,吃后诗兴大发!刘孔华将鲜鱼熏成烟色,微带烟香,再调上五味与黄酒,使鱼肉香嫩,齿颊生香,与沪菜熏鱼不分上下。</p> <p>  “福聚楼”创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最初创建人为春连,后几易主人。旧时以陈扁娣、杨文銮主厨,集福州名菜七大类189种,名点21种。“福聚楼”利用有利的环境条件,将水产品养在闽江活水中。传说胡文虎侄子胡朝祥曾在“福聚楼”对面开分店。开张之日,30多桌酒席就在“福聚楼”举办,盛况空前。又有人说,福建省长萨镇冰为民募捐筹款的宴会,也往往选择在这里。</p> <p>  “注油鳗”。系“福聚楼”菜馆当家名菜。事先将切好的鳗鱼块,加料调好,放入油锅,以小火炸熟后加五味,香而油嫩,加上鳗鱼产自近海的长乐梅花、樟港诸乡,骨软肉嫩,往往为政商酬酢饮宴时必上之菜。</p> <p>  “聚英楼太平燕”。太平燕主要以鸭蛋和肉燕辅以菇笋、腐竹等,太平燕一上,酒宴即进入高潮。福州方言“鸭蛋”与“压乱”、“压浪”谐音,既有趋吉避凶之意,又有滨海人祈福与商人会馆供奉妈祖同源。“聚英楼”的肉燕馅,用精瘦猪肉、鱼肉、虾肉配制而成,五味秘方有一定的配比,先捏成一小团,然后放在聚记燕皮上打滚制成。说到“聚英楼”,其实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有一景,内中服务员多美貌动人,其中一个叫“黑牡丹”的,后来调到东街冰厅,号称“东街一”。</p> <p>  “糟鸡”。是双杭后洋里“西宴台”菜馆的绝活,由何树铃厨师烹制。此菜呈粉红色。味鲜、香、软、嫩,有酒香味,皮脆骨酥,抗战前,“西宴台”生意兴隆。如今,闽菜馆偶有制作此菜,但老福州均认为味道不如昔日的“西宴台”。</p> <p>  春卷流行于宋代,随北人南迁进入福建,古人赞美其“薄如蝉翼”、“饼可映字”。双杭中平路“嘉宾菜馆”的春卷在旧福州最为著名。其以优质精粉做成面皮,馅有笋、豌豆、豆芽、蛋丝、豆干、胡萝卜、虾仁、肉丁、海蛎等。记得,“文革”前笔者尚年幼,每年上杭路的国营切面社在腊月下旬,即在上杭路10号门前空埕及该社前一路边摆上土灶,烧起炭火,燃起汽灯,几十个工人在平底锅上做春卷皮,一个人对付四五眼灶,手握面团,在平底锅上亦抚亦揭,路人看得眼花缭乱,热闹的情景把年味渲染得浓浓的。</p> <p>  民国初年,蔡五五在双杭龙岭顶开炒兴化粉店,生意兴隆。店铺在关帝庙边,门口就是有名的三眼井,据说该井可以通上渡龙潭角。“龙岭五炒粉”如此受食客欢迎,与其美味的蒜头酱密切相关,其次在选料用料的恰当;也有人说这与上下杭商圈的兴旺,及一年一度的登高节也有很大关系。</p> <p>  “聚记肉燕”。为清光绪年间福州人王世统于1891年创制。他选用精肉、上等地瓜粉、糯米和精盐为原料,经木棒千锤万捣加工而成。其特点是白而薄、味鲜耐煮、耐存储。王世统后代克绍箕裘,仍在延平路一带开一店,其质量可与同利肉燕自可分庭抗礼。</p> <p>  上世纪50年代初,张依俊兄弟在隆平路平理桥的道头亭上,开一家“唯我十锦鼎边”,鼎边糊加入鸡鸭肝胗、虾干、墨鱼干、香菇、黄花菜等,味道美极。</p> <p>  “一号煎包”。如今正名声大噪,其煎包馅多味美,皮嫩色呈淡黄,许多网友前来就食。该店的海鲜、猪禽内脏鲜捞也很热卖。</p> <p>  双杭的名牌美食,还可以介绍许多,像都会烤鸭香肠、“美且有”雪片糕、“宝来轩”猪油炒米、潭尾街林继发千页糕、学军路依嫩猪血化等,都有许多美好的故事,在吃货们大炒“当代福州饮食地图”的今天,不失为巨大的文化生产力。我想,多年后四星级上下杭旅游区建成的时候,由政府部门拍卖这些曾给我们的祖辈带来美好享受的名牌,让它继续与双杭古老建筑结伴而行,继续服务于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该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160;(待续)</p>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