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媒体看台江 >> 新闻人物 >> 正文

用儿童思想 做小学教育

2015-10-14 15:02:21   来源:《海峡都市报》2015年10月13日A45版    【字号

  9月29日,超强台风“杜鹃”来袭。早上8点.校长洪丽玲出现在宁化小学校园里,“教室门窗关好”“电梯电源已关闭”…她仔细地察看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像呵护孩子一般爱着这所学校。她来到这所学校已经第五个年头了。2010年8月,洪丽玲告别了工作17年的台三小,初到宁化小学时,稀疏的生源、简陋的校舍让她心生难过。但干练爱拼的她,很快给宁化小学设计出了“蓝图”……

  打好课堂“地基”

  “我要让孩子们成为好学、好问、好思,有梦想的阳光儿童。”洪丽玲说,这是她为学校做的“顶层设计”。“一个学校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而实现它,则需要从‘地基’做起。”洪丽玲说,只有打好“地基”——上好每堂课,才能构建理想中的“金字塔”。她先引导老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大胆取舍,精问导思,将更多时间留给孩子们,给孩子们提供思考、表达的空间。

  其次是打造学科领头人,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 “今年,我们学校又有两位老师将参加省教师技能比赛,美术老师陈磊还要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索养大赛。”淇丽玲告诉记者。

  每周让老师多听课

  在宁化小学的教室里,每周都会见到一群特别的学生——评课老师,他们与孩子们成为临时“新同桌”,在孩子们身边观察整个课堂状态。

  洪丽玲用六个字概括这个评课模式:蹲下来、融进去。这个评课组由宁化小学六个年段老师组成,每个老师在听课前,“认领”不同的任务。有的老师负责观察学生的状态,有的老师观察授课老师观察授课老师与学生的互动睛况。

  “原来流于形式的评课,变成一种对孩子更深入了解的机会,不仅观察教师如何教,而且观察学生如何学”。

  打造“儿童乐园”

  在宁化小学的校园里,有两个“儿童乐园”:生趣园和沁竹园。每节课后,总会有一群孩子走到园林中,他们抓蜻蜒、捕昆虫、观察青竹。这两个园林成为了孩子们课间嬉戏玩闹的最好场所。“只有认识儿童,了解儿童,才能办出适合儿童的教育。”洪丽玲认为,真正的小学教育应该用儿童思想来办学。

  正因为了解儿童,她用游戏教学、快乐教学等独特的教学方法,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意思。在上到老舍先生的《猫》这篇课文时,洪丽玲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同声传译”游戏,让孩子们化身小猫,来个猫言猫语。比如,生气时的猫叫声,肚子饿时的猫叫声……因为她会在课堂上设置各种有趣的情境,洪丽玲的作文课,也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课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