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专题 >> 上下杭征收工作启动 >> 正文

上下杭将按照原建筑风格修缮

2013-12-04 16:16:34   来源:《东南快报》2013年12月4日A35版    【字号

  上下杭将按照原建筑风格修缮,包括室内外任何一件装饰品,这是记者昨日走访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时获悉的。若原建筑装饰装修构件已遗失,将参考历史史书、后代传人记忆、历史专家等资料相结合。

  A 石板上的雕刻工艺是清末传承下来的

  74处建筑物,其中古民居占54处。例如,上杭路102号古民居,大门是一扇木质双开门。初看大门不显特色,但是在该建筑内的居民陈大妈告诉记者,“大门没什么特别的,但大门两侧的四块石板可是宝。其石板材料类似现代大理石,石板密度极高,在当年是罕见的建筑材料,同时配上清末传承下来的雕刻工艺,导致曾有市民对这四块石板出价千万元。”原来,上杭路102号在“文革”前是资本家的布行,主要是用于经营布匹生意的场所,“文革”后资本家被打倒,该建筑就成了国家的仓库,至上世纪70年代初,陆续就有普通居民入住,成为现在的民宅。

  “只要门口墙面离地1米距离设有窗户的,说明这家曾经就是经营零售行业的。”致远药行旧址老住户王大妈介绍,以前商业交易不像现在,那时候商铺经营的商品也相对单一,顾客只能站在窗前购买商品。“此做法也是防止抢劫等,解放前治安没有现在好,如果出现土匪什么的,报官都难。”王大妈说。

  B 大部分建筑内部被破坏严重

  上杭路102号住户陈大妈告诉记者,大约上世纪80年代,这边最多的时候住过10户人家,每户都在里面抢占自己空间加盖房间。同样,万隆弄4号古民居室内甚至用现代建筑完全改变原貌,仅剩大门上侧的横梁雕刻的花纹。据上下杭拆迁指挥部相关负责人称,在前期对古建筑调查的时候就发现,不仅是这74处建筑物,甚至是被列为省、市、区等级别的建筑,无一处是未被损坏保留原貌。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古建筑被改变的途径都类似。“由于这一街区,后来入住的居民非常多,而建筑都是当年商人聚集区,单体建筑面积都相对大无法满足后期居民。所以不少建筑后期室内都有增加房间现象。”该负责人介绍,同时这些建筑物都是有历史年代的建筑,从牢固性而言很多是危房,居民为了安全,对建筑的脊梁、承重柱以及屋顶后期都修改过。

  但是,针对这些被大量改变原貌的建筑,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一期修缮工程已由有相应修缮资质的保护单位,以招投标的形式进行修缮。“只要是被列为保护的建筑,整个建筑必须按照原建筑风貌进行修缮,包括室内外任何一件装饰品。”该负责人称,若原建筑装饰装修构件已遗失,将参考历史史书、后代传人记忆、历史专家等资料相结合。

  相关新闻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内严禁收废品者进入“工作”

  本报讯(记者吴静见习记者林鸿胤文/图)3日有关部门公布上下杭74处建筑物将受特殊保护。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部分建筑已进驻工程队对其进行修复保护。同时,为了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物的完整性,该区目前已拒绝废品回收者进入街区。

  记者从上下杭拆迁指挥部了解到,目前这些施工者只是普通的建筑水泥工。“我们指定建筑物,对建筑物保护也是最初级,就是新增一墙面起防护作用。

  至于建筑物的具体保护需有资质的文物保护单位进驻,按照相关的《保护条例》专业施工。”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对街区建筑修缮的初步方案已定。

  此外,记者发现,早在一个月前废品回收者扎堆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昨日只见部分住户在忙碌地搬家。“现在除了原住户可以搬运东西出街区,任何市民不得从此带物品出去。”现场一名巡逻保安告诉记者,由于日前发生过文物差点遗失事件,指挥部要求废品回收者不得进入街区。

  再说了,现在这边的原住户已基本签约完毕,甚至80%以上住户陆续搬出街区,可回收的废品也不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