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区“两违”综合治理打响年度收官之战
运用无人机等现代设备对老旧棚户区违建进行取证
精心谋划抓部署创新手段建机制
台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两违”整治工作,区委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全区要持续开展“两违”综合整治,坚持堵疏结合,突出问责追责,确保新增违建零增长、存量违建负增长。自市“攻坚2017”行动开展以来,区领导先后召开多次专题部署推进会,全力推进“两违”整治工作。
今年,台江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台江区深化“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到2019年,按照“严控增量、化解存量、健全机制、确保长效”的目标,全面遏制新增“两违”,加快化解历史存量“两违”,持续推进“无违建”创建活动,健全完善“两违”管控机制,务必保证完成市里下达的年度治理目标任务。从2017年到2019年,全区每年综合治理“两违”总面积不少于3.6万平方米,各街道要遵循“每月按照10%的工作量推进,全年努力完成120%的年度目标任务”。至2019年底前,实现“两违”增量基本控制,存量基本整治,形成长效机制,城区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全区城区环境面貌再上新台阶。
台江区不断开拓思路,探索出来一条治违的新途径:通过强化区、街道、社区的“两违”三级巡查机制,落实物业服务企业发现报告责任,合理划分网格片区,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区域、巡查时段、巡查重点及相应的具体措施,将巡查职责细化落实到部门、街道、社区,落实到人。运用无人机、国土卫片遥感、“两违”手机执法平台等,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加强日常巡查,加强巡查记录和统计上报工作,落实“零报告”制度,确保新增“两违”零增长。
聚力城区内河水系综合治理百日冲刺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及人口的不断增加,大量的生产及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便排入河道当中,使河道中的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不仅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使城市的形象受到了影响。
2017年以来,台江区治违办根据《福州市水污染防治暨小流域综合整治2017年度计划》的相关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落实水系治理沿河违建拆除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成效:截至2017年12月26日,台江区治违办共拆除沿河违建54处,拆违面积共计4795平方米,第一批水系治理沿河违建全部拆除完毕,违建拆除后腾出土地已交付水系建设部门进行施工改造。其中瀛洲街道排尾路224号拆除腾出土地用于光明港二支河排污工程,放置污水净化站,为消除光明港二支河黑臭现象,恢复河道良好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仅余下3宗待内河改造项目统一部署后即可拆除完毕。
台江区以敢于担当的精神,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水系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真正实现水岸同治、上下游齐治,全区广大干部扑下身子实干,雷厉风行快干,不等不停不看,不当懒汉、不混日子,推动水系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用实际行动切实贯彻福州市委、市政府在福州城区水系综合治理百日冲刺动员部署会上的精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遏制新增“两违”推进“无违建”创建
2018年,台江区将继续全面遏制新增“两违”,加快化解历史存量“两违”,持续推进“无违建”创建活动,继续实现巡查全天候、全覆盖、不留死角,重点做好源头防控工作,做到在建违法建设及时巡查、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查处、彻底拆除,把新增违法抢建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实现“两违”“零增长”目标。同时,继续加快历史存量“两违”分类处置进度,细化分类处置实施办法,区分存量违建类别、年限、影响等因素,健全住建、规划、国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历史存量违建处置联动机制。
据统计,2017年,全区查处建档历史遗留违建分类处置率达到20%以上,全区共创建“无违建”街道2个,“无违建”社区25个,我区将以全域“无违建”为工作目标,在巩固提升原有的“无违建”街道创建点和社区创建点的基础上,计划三年内实现全区创建全覆盖。
台江区瀛洲街道工作人员拆除冷冻厂宿舍边违建
洋中街道联合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无违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