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区水厂工艺改造启动
城市发展,供水先行。市自来水公司现在的供水范围覆盖鼓楼、台江、晋安、仓山四城区,供水服务面积15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超过260万。一直以来,福州供水人以“提振干部精气神,保障改善民生基础”为责任担当,不断加强民生供水设施建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守护榕城水脉。近年来,市自来水公司不断加强民生供水安全工程建设,力求改善取水环境,提升饮用水质量,为现代城市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工人焊接原水管道。资料图
原水管道工程建设现场。资料图
东南区水厂深度处理工艺设备。资料图
东南区水厂现状航拍图。
引清流润榕城
原水管道全线贯通
12月15日,一条连接城市东南区域的“供水动脉”全线贯通。经过管道冲洗、消毒,这项惠民工程已正式投入运行。此次工程建设大大提高福州城区第二水源供水比例,双水源水量超过国家环保标准。
东南区水厂原取水口位于闽江鳌峰洲段,三十年来始终担负着为市民提供优质水的重任,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取水口周边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水水质受到较大影响,更换水源势在必行。2003年以敖江为水源的新东厂就已建成投产,此次输水管线建设从新东厂原水管取水,敷设管道总长8公里,将满足市民日益提高的用水品质需求。
池汇双江千顷水,心系榕城千万家!工程沿线开发区域多,农田、街道、铁路错综复杂,地下综合管线纵横交错,施工环境异常复杂。敷设管道需要下穿129米樟林铁路涵洞地段,事关铁路交通运输安全,市自来水公司多次协同南昌铁路局研究施工方案,利用深夜12点到次日凌晨4点铁路停运间隙,加紧施工作业。在关键节点遇到需要穿越200多米花岗岩复杂地质的情况,在顶管穿越300米光明港河道、及时调整管线以保护沿线古民居和让道地铁建设等重点管线敷设过程中,福州供水建设者攻坚克难,铆足干劲,昼夜奋战在工程一线,加快施工进度,积极对接政府及相关征迁指挥部,处理突发事件,在福州市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圆满完成原水管道工程建设。
改工艺提品质
东南区水厂启动改造
昨日上午,东南区水厂工艺改造项目建设开工奠基仪式举行。这意味着,东南区水厂未来将具有优于行业的“预臭氧+混凝+澄清+过滤+消毒+深度处理”的制水工艺,建成首个占地集约、有深度处理及先进净水工艺、出厂水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的示范性水厂。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东南区水厂担负着台江区域生产生活用水的供给任务,东部新城、海峡金融街、国际展览城等正在开发建设中,对东南区水厂的供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加有效地提升供水品质,使其优于国家标准,升级市民用水体验,积极推动福州民生公共事业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东南区水厂引入敖江原水后,迫切需要改进相对落后的净水工艺。
据悉,工艺改进之后,四个城区将形成“八厂两站双水源”供水框架,城区2700多公里的市政管线形成环状联网,平衡市区供水压力补给,确保福州城市安全优质供水,为宜居福州添砖加瓦。工艺改造采用分期施工,计划两年完成,在此期间将通过其他水厂的联调,确保供水能力维持在7.5万吨/天,保障市区正常供水。
当前不断新增的供水需求与城区旧管网布局矛盾突出,市自来水公司认真贯彻我市民生优先发展战略,还将分期改造86.6公里市区老旧管网,使城市管网布局更加合理。此外,东区水厂二期等工程建设也在规划中,市自来水公司的建设者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各项任务,为福州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牢记自身使命
便民利民持续发力
从2008年新店增压站、2015年红庙岭增压站建成到2016年12月飞凤山水厂投产,从全面接收改造鼓岭厂区到去年全国首个窄带物联网实验局落户福州,市自来水公司本着民生为先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拓宽便民服务渠道;不断强化营业窗口规范化建设和服务标准培训,开放杨桥、六一、金山、仓山四个营业大厅及四个专项便民服务窗口,坚持“五心五化”管理理念,积极推进“一趟不用来,最多来一趟”的窗口业务,简化办事流程,提供优质服务,台江营业厅已在规划建设中;健全客户呼叫热线(968933)座席配置,努力为四城区市民提供24小时全方位供水服务;与13家银行建立水费代扣协议,开通微信、支付宝等便捷缴费功能,全面构建“指尖供水”理念新平台;今年7月电子发票正式上线,标志着逐步实现全程电子化营销管理。今年11月,市自来水公司作为第一家参与供水评级的省会水司,再次获得中国供水服务联盟4A级评定。
“团结、奉献、求实、进取”是市自来水公司秉承的企业精神,“为民、便捷、优质”是福州供水人坚守的社会服务形象,为用户提供最佳水质是福州供水人锐意进取、奉献社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站在历史新起点,市自来水公司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始终秉承大局意识、使命意识、担当意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福州供水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