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报刊新闻 >> 正文

依姐卖油灰 坚守老行当

2018-09-04 10:33:52   来源:《福州晚报》2018年9月4日A5版    【字号
<p>  □新行当老行当</p><p>  你知道油灰吗?问问一些“老福州”,你或许能知道答案!</p><p>  昨日,记者行走在台江苍霞中平路上,遇到一名中年依姐。当时她正安静地坐在路边树下休息,身旁电动车上挂着大袋小袋,一面写有“油灰”二字的牌子颇引人注意。</p><p>  这位依姐说,她姓林,家住连潘,每天一早带着制作好的油灰从家里过来卖给老街坊、老主顾,附近居民已觉得她“面熟”,偶尔也有人和她打招呼。</p><p>  “制作油灰的工艺大有讲究,首先要过滤桐油,上炉熬煮,将贝壳等十多种原料磨成粉,混入煮好的桐油,再一圈一圈地搅拌成油灰浆,整个过程要耗上好几个小时,十分辛苦。”林依姐说着,不时用刀搅搅面前的油灰,就怕它干掉。</p><p>  油灰黏性强又能防水。林依姐介绍,过去,买油灰的多是寿材铺伙计、船夫、箍桶师傅,居民家中屋顶瓦片漏了或是镶嵌门窗玻璃,油灰也可以派上用场,它简直就是老福州版的“万能胶”。</p><p>  油灰行当的产生见证了清末以来“水城”福州对外商贸往来的盛况。福州城内水网纵横,船只是主要交通工具。尤其是台江,地处闽江畔,商业繁荣,码头每天停靠大大小小的船只多达数百艘,商家做生意、渔民过日子,都需要用船。一旦船上漏个洞、有个缝,用油灰来修补可谓上选。</p><p>  据台江区有关资料记载,民国时期,台江港区的码头,包括一些简易的船埠,随着港口贸易的发展持续增多。1936年,在苍霞洲建恒昌埕码头(即苍霞公园内的平水码头),建造木质客、货浮码头各一座。船只一靠岸,许多人就近在苍霞一带的油灰店大量购进油灰,以备不时之需。</p><p>  一些“老福州”需要油灰了,会习惯性地到苍霞一带打听。这也是林依姐选择从几公里外骑电动车来苍霞售卖油灰的主要原因。</p><p>  “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听都没听说过油灰,我的顾客也都是有一定年纪的老街坊、老主顾,买点油灰回家修修补补,抹在水管、浴缸、马桶的裂缝、接缝处,可以加固防渗漏。”林依姐说,一斤50元的油灰,一天多的时候能卖出3斤,少的时候一两都没能卖出去。</p><p>  制油灰辛苦,挣钱又不多,林依姐的独生女对制售油灰的活儿并不感兴趣。虽然小生意只够维持生计,56岁的林依姐却说,只要还有“老福州”识货,只要她还干得动,就一直干下去。</p>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