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媒体看台江 >> 报刊媒体 >> 正文

巧手制作 收获满满 小记者变身“科学小达人”

2019-07-09 09:59:38   来源:《福州日报》2019年7月9日第4版    【字号

巧手制作 收获满满  小记者变身“科学小达人”

  陈老师教小记者制作“萤火虫”。

  本报讯 上周末,福州日报35名小记者来到福州市旅游集散中心,福州十五中陈磊老师应邀到场指导小记者们制作“会发光的萤火虫”,大家在妙趣横生的体验中变身“科技小达人”,让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几分乐趣。

  走进教室,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物料和工具。看到这些新奇的物件,善于动手的小记者们立刻“包圆”了整间教室。在动手实践之前,陈老师介绍了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背景知识。“通过介绍,孩子们对萤火虫有了更深的认识:萤火虫喜欢生活在水边或潮湿环境,通常在夜间活动,以捕食蜗牛和蚯蚓为生。”一位小记者是科技手作“发烧友”,坐在第一排的他听得十分认真,还不时对照老师的讲解摆弄手里的钮扣电池、发光二极管、酸奶瓶、透明胶等物料和工具。

  “哪位小记者知道萤火虫的种类有多少种?”“1000种!”一位小记者第一个举手回答。“还有别的答案吗?”老师问道。“2000种”“3000种”……小记者们纷纷举手抢答。听完小记者们的回答后,陈老师揭晓正确答案:全世界约有2000种萤火虫,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其中中国记载的有54种,常见种类为中华黄萤。

  理论源于实践,小记者们开始动手制作啦!“制作一个‘会发光的萤火虫’要经历折、剪、画等步骤。首先我们要先用桌上的彩色铁丝条制作萤火虫的六足,六足很重要,关系到这个手作的稳定性……”在老师的指导下,小记者们先进行萤火虫六足的制作,长足的长度应该是短足的2倍,大家都觉得很简单。可当开始折叠彩色铁丝条时,各种问题就出现了:折长了、折短了,叠歪了……刚刚自信满满的小记者突然有些“蔫了”,对自己能否完成制作没有信心。这时,陈老师鼓励大家,做好一件手作,需要耐心、细心、恒心。

  “老师,为什么装上钮扣电池后,发光二极管还是不亮?”一位小记者问道。“老师,你看我的‘萤火虫’,这边的翅膀为什么总是掉下来?”……各种物料的组合确实让不少同学绞尽脑汁,但小记者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了安全用电知识,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制作出“会发光的萤火虫”。

  “太好玩了,科技魅力无限!”一位小记者感叹道。“以前孩子最喜欢‘搞破坏’,将家里的小电器拆拆装装,现在他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亲手制作科技手作,很棒!”另一位小记者妈妈说道。

  看着一件件通过想象和构思制作出来的科技手作,陈老师表示,小记者们如果坚持“玩中学,学中做,做中创”,把枯燥的学习变为简单的动手DIY,实现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完美结合,就能真正做到项目式学习,激发大家学习、探索、掌握与运用科学知识的兴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