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媒体看台江 >> 新闻人物 >> 正文

订了四份报纸供邻居免费看

2013-10-16 09:23:00   来源:《东南快报》2013年10月11日A37版    【字号

    一个拍,一个画,他们用各自手法把上下杭的“福州味”留住

    这条老巷的女婿张师傅常从自己福湾家中跑来上杭小巷的岳母家玩

    张国潘守在门口,看邻居翻阅他订的报纸

  福州上下杭拆迁在即,这里每个人仍与平时一样生活,只是心境变了。上杭路上那位订了四份报纸给邻居免费看的依伯,开始担心起以后还会有人来看报吗?而婆奶弄里的人家,依然笑盈盈地在唠家常,却担心起以后住进了小区楼房,周边的邻居能否相处得来……

  “想那么多干吗,能在上下杭多住一天,就走出来跟邻居一块多晒一天太阳吧。”经过我们身边的一位依伯说。

  从早上6点多开始摆出报纸让邻居看

  早上10点多,从屋里拿出一瓶啤酒倒在杯子里后,今年92岁的张国潘又坐回家门口的椅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街坊邻居翻阅他订的《东南快报》等四份报纸。从早上6点多收到报纸后,他就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直到晚饭后。

  张国潘在上杭路住了60多年,订报供邻里街坊免费阅读的习惯保持了十多年,而大伙儿来他家门前看报纸的习惯也保持了十多年。

  当我们来到这个“报摊”前时,陈依伯和另外一位老人,各执一份报纸,戴着老花镜在专注浏览。陈依伯的家住在上杭路靠近白马路的一头,而另外一位依伯家住仓山,他专门骑着电动车过来看报纸。20多分钟过去了,陈依伯收起老花镜开始跟旁边的邻居聊报纸上的内容,张国潘在一旁听到有趣的也会跟着笑起来。

  “我算晚的了,有人早上7点多端碗稀饭就过来看报纸了。”陈依伯指了指旁边骑着电动车来看报纸的依伯说,那位依伯以前住在这一带时,每天早上7点左右就会来看报纸,两年前搬走以后,就养成了早上10点来看报的习惯。

  张国潘喜欢邻居们都到他的家门前看报纸,热闹。一天当中除了吃饭时间,几乎都有人在看他订的报纸。

  “以后上下杭这一带街坊邻居都搬走了,是不是来看报纸的人就少了,这个阅报小桌子还要不要摆?”张国潘有些落寞地说。

  依恋老街坊邻里情 女婿爱往丈母娘家跑

  在上杭路婆奶弄,我们遇到了与邻居们“攀谈”得正起劲的张师傅。

  见我们拿着相机东拍西拍,这位福州汉子马上用他那有浓浓福州口音的普通话,热情地招呼我们。

  “快来给这位老奶奶拍一张吧,她今年92岁了,是我们这个巷子里年纪最大的老人家了。”张师傅称,这位奶奶70多年前就搬来这了,也是在小巷住得最久的一位。

  拿来一张小木凳,老奶奶的家人也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聊天。张师傅说,他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坐在小巷里跟左邻右舍用福州话一聊就聊半天的惬意。“小巷清幽、凉爽,邻里之间就像一家人,你说现在这样的地方,哪个新村、哪个小区能比?”张师傅感叹。他老婆的娘家就在这条小巷里,因为喜欢老婆娘家人的生活,他就老往这跑。

  “到了谁家门前,都能聊上个半小时,随便往门槛边一坐,就跟回自己家一样。谁家的饭熟了,端起碗就吃;谁家做了啥小点心,一堆人就凑上来了,这感觉怎么不让人想回家呢!我就爱回我丈母娘家,爱跟我丈母娘的邻居们‘拱趴’,这才是生活啊,才是地道的老福州生活!”张师傅笑道。

  那位92岁高龄的老奶奶,叫张留弟。她说,原来她家老房住了12个人,现在只剩6口人,还在老房里生活,其他晚辈们都已搬到新房里去了。

  “住再新再好的房子,只怕也找不到现在这样的邻居了……”老人幽幽地感叹。

  来记录这里的人多了老居民还会教人拍照

  我们一路慢慢逛到下杭路时,在总管巷邂逅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一位油画爱好者架起画板,正专注地涂抹着色彩,把小巷对面的一栋老建筑搬到了他的油画板上。

  这位专注的小伙子不知道,正在他专注定格自己眼前的美景时,他又成了别人镜头下的风景……一位摄影爱好者端着相机,蹲在地上,对着他的背影和画板,只听得一阵清脆的快门声响。

  “每天见得最多的陌生人,就是拿着相机来这拍照的摄影爱好者了。”路边老店的老板们,看到挎着相机经过的人,总爱这样感叹。当我们西走东拐进入了另一条小巷时,还遇到了一位热心的大姐。“小妹,我看到我家门前老墙上有一株绿色植物,每天都有好多人走到这,朝上对着它拍半天,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拍很漂亮?你们要不要也这样拍拍?”大姐说罢,走到了她说的那堵老墙旁,指着斑驳墙壁上的一株翠绿的小植物,向我们讲解起拍照角度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