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台江宣传 >> 典型宣传 >> 正文

林珊:用仁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2014-09-04 10:43:22   来源:《福州日报》2014年9月4日第4版    【字号

  •        
 

  “珊姐姐,我非常想您。我好想回六年(6)班,我好想回台三小上学。”临近开学,林珊接到2014届毕业生小妍的电话。

  “亲爱的妍,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珊姐姐小时候也有跟你一样的经历……”半个多小时的电话长谈,让小妍逐渐释怀。

  在台三小孩子们的眼中,林珊就是这样一个值得信赖的知心姐姐。

  享受被依赖的幸福

  齐刘海,两条长长的辫子垂在胸前,穿着长裙,这是林珊的标志性打扮,也给初见者一种亲切感。

  因为总带毕业班,在台三小,林珊与学生的师生缘往往只有一年。可短短一年的相处,却让孩子们爱上这个亲切的“珊姐姐”。

  每年寒暑假,都有学生到林珊家里做客。女孩子们知道林珊爱穿长裙,征得老师的同意后,她们从衣柜里挑选裙子,试穿、拍照,开心得不得了。这种场景,几乎年年上演。

  学习上遇到困难,生活中发生不如意的事,孩子们都会打电话、发短信,或通过QQ找“珊姐姐”倾诉,林珊总是耐心倾听、积极开导。她说:“我享受这种被依赖的幸福。”

  半夜三四点诞生的“喜报”

  每周五下午的班会课,都让孩子们翘首以盼,因为这节课,“珊姐姐”要发“喜报”。

  “亲爱的家长,祝贺您的宝贝获得本周的‘发言之星’,别忘了给他最热烈的拥抱和最真诚的鼓励……”“亲爱的XXX,你以主人翁的精神爱着我们的班级,你用勤劳的双手认真完成每周一次的值日生工作,谢谢你!爱你的珊姐姐。”……一周来,学生的每一个进步,都被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林珊用大红“喜报”鼓励、激励他们。而一些特殊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林珊都会及时表扬,第一时间发“喜报”,并拍照上传到QQ群,跟家长分享。家长说:“孩子拿到‘喜报’,简直比奖励他2000元还开心!”

  可同学们并不知道,这一封封热情洋溢的“喜报”,大多诞生于凌晨三四点。夜深人静之时,林珊细细回想一天与孩子的相处,反思当天工作的得失,边想边用文字抒发对孩子的祝福与期待。

  乐于与孩子交流思想

  当然,林珊给孩子们的,并不全是表扬,遇到原则性问题,她也会严厉批评。曾有一个值日班长,不认真打扫包干区卫生,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

  下课了,林珊找值日班长聊天。班长觉得很委屈,说:“XXX也没扫地,您为什么不批评他?”林珊说:“偶尔,珊姐姐也会因为工作没做好,被校长批评。这时候,珊姐姐会对校长说:‘校长,是我错了,今后我会努力改正,争取做得更好。’我才不会抱怨说:‘XX老师也没做好,你为什么不批评他?’每个同学都做好分内之事,我们这个班,才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林珊和孩子们促膝而谈的例子还有很多。“孩子们到了高年级,思想日渐成熟,与他们交流,他们能理解老师的话,并从中收获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林珊说。

  每个学期,林珊都要申请每周一个中午带午餐班,她从家里带来好吃的分给孩子们。时间长了,同学们就发现,林珊总是最先分给小婷。他们有意见了:“珊姐姐,你不公平,为什么每次都先分给小婷?”

  林珊一笑,招手让小婷坐在身边。她对同学们说:“你们知道吗,小婷每天回到家,都要给爸爸妈妈做饭。这个鱼丸是珊姐姐奖励给她的。”

  “老师怎么知道?”小婷不由得抬起头,疑惑地看着老师。小婷是个内向孤僻的女孩,总是静静地坐在教室后排,低着头,不跟老师有眼神交流。她的这点小秘密,是林珊多次跟小婷妈妈打电话后获知的。

  在一次班会课上,林珊给小婷发了一张大红“喜报”,表扬她是一个勤劳自立的好孩子。

  慢慢的,小婷笑容多了,朋友也多了。

  “我很喜欢这句话:流水潺潺,高山听得见;花开的声音,春天听得见;老师爱孩子的心,孩子们感受得到。我要用良心、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善良、快乐、幸福、健康。”说到这儿,“珊姐姐”露出了两个可爱的酒窝,如夏日阳光般明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