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台江新闻网 >> 台江宣传 >> 典型宣传 >> 正文

无言约定坚守10多年

2015-02-12 15:30:40   来源:《福州晚报》2015年2月12日A6版    【字号
 

  再过3年,老知青林依俤就是七旬老翁了。他有两个患有重症肌无力的儿子林伟栋和林伟根。如今,一家人工作生活都在台江区洋中街道电子城后方的一个小店里。昨日,台江工商部门和个体私营协会上门慰问。“这是他们第十二年来看我们了,没有他们就没有这家食杂店。”林依俤感慨地说。

  林依俤和妻子杨美珍都已双鬓斑白,几十年生活的蹉跎,让你无法想象他们都曾是意气风发的知青。“1978年,我插队满十年,从浦城回到福州,分配到台江区副食品公司。”林依俤说,“我的妻子也是在单位里认识的。她是从永安插队回到福州的。”

  原本阳光灿烂的日子,却在儿子出生后,蒙上了挥不去的阴影。“我的大儿子1982年出生,他开始走路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异常。”杨美珍说,“他经常摔倒,走着走着就会跪下去,稍微有一点坡度都走得很吃力,而且一年比一年没力气。”医生确诊,林伟栋患有进行性假性肥大重症肌无力。林依俤夫妻开始了艰难的求医之路。

  1991年,他们满怀希望地迎来了小儿子林伟根。然而,林伟根也被确诊为进行性假性肥大重症肌无力。十二三岁的时候,林伟根逐渐丧失走路的能力。“我们不甘心,我们都没有家族病史,为什么两个儿子会得这种病。”杨美珍说。

  为了给两个儿子治病,林依俤倾家荡产。

  2004年,正是林依俤一家人最艰难的时候。台江工商部门和个体私营协会第一次来慰问林依俤一家。不久,林依俤一家拆迁后分到一间19平方米的店面。2005年,他们在门口摆卖一些东西时,被例行检查的洋中工商所工作人员发现。

  “他们告诉我们,这是无证经营,是不允许的。可是我的儿子很想开家店,减轻我们的压力。我们要照顾两个儿子,一刻也走不开。办证还需要各种费用,我们没有钱。”杨美珍说,“没想到,工商所的人不仅帮我们跑腿办理了工商证、卫生证等证照,还不要我们掏钱。原来是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帮我们凑了办证的钱。”

  每年春节前,林依俤和家人都知道工商所和个体私营协会的人要来,这是一个持续了多年的无言约定。

  昨日,记者第一次踏进这间“弟弟食杂店”。19平方米的房子,还隔出店面和生活区。一家人就蜗居在此。林伟栋有两百多斤,林伟根三百斤左右。他们都已经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翻身动腿都要靠人帮忙。林依俤20岁的女儿,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哥哥。

  “我们夫妻俩各有一千多元的退休金,可是维持一家五口人生活,给两个儿子治病,远远不够。”杨美珍说,“幸好有这个店面,虽然赚钱不多,但让儿子有了精神寄托。”

  知道工商所的人要来了,林伟栋激动地想坐起来,瘦弱的父母和妹妹肩推背顶才把他扶起。

  “他们有需要都经常来找我,只要不违反政策,我们都尽量给予照顾。”洋中工商所工作人员说。台江区个体私营协会洋中分会的郑炳春则表示,协会里的党员企业家们会坚持每年来帮扶林依俤一家。

友情链接